热线:021-56056830,66110819
手机:13564362870
热线:021-56056830,66110819
手机:13564362870
2.2碳电极材料的晶相结构及化学成分
X射线衍射(XRD)通过其独特的衍射模式揭示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,可以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基本特性、优化性能并指导新材料的研发。图3为5种碳材料的XRD图,可以看出,5种材料在衍射角25?左右处均有明显的衍射峰,对应石墨结构的(002)晶面,除木质炭外,其余碳材料在衍射角43?左右的位置有特征峰,该峰为石墨结构的(100)晶面。5种材料的衍射峰强度普遍偏低,峰形较宽,说明它们的物相主要是生物质石墨化的无定形结构碳。
图3不同碳材料电极的XRD谱图
X射线能谱仪(EDS)对材料的某部分微观区域的元素分析。如表3为5种碳材料在能谱仪扫描下的元素质量分数,可看出每种碳材料中除含有碳(C)和JD足球反波胆APP下载(O)元素外,还含有微量的金(Au)元素,其中C、O元素为碳材料本身存在的,而Au元素是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喷金处理遗留下的。在5种碳材料中,竹炭的C元素百分比最大,占总量的94.73%,这也是竹炭拥有较高面积比电容的原因之一。表3不同碳材料电极中元素的质量分数。
2.3碳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
图4a)是对5种碳材料在10 mV/s的扫描速率下进行的循环伏安法测试,从中可以看出,除了木质炭为一条重合的直线外,其余4种碳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(CV曲线)均是较好的封闭图形,说明这4种材料均有较好的双电容特性。其中,竹炭的封闭图形面积明显比其他碳材料的面积大,表明竹炭的电化学储能效果最佳。图4b)为竹炭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,可看出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大,封闭面积也随之增大,并且CV曲线的梭状逐渐明显,这是因为扫速增加后限制了离子进入电极孔,使得离子的吸附和解吸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。注:a)5种木竹基碳电极在10 mV/s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;b)竹基碳电极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。
图4不同碳材料电极的CV曲线
图5为5种碳材料的GCD曲线和EIS图谱。样品在电流密度为10 mA/cm2下的GCD曲线如图5a)、b)所示,可看出除木质炭外的其余4种碳材料的GCD曲线均呈三角形,且竹炭具有较长的充放电时间,表明竹炭具有较好的电荷转移能力,可观察计算得出竹炭的面积比电容为2432 mF/cm2。竹炭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、介孔的多层级孔隙结构密切相关。竹炭在5~20 mA/cm2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见图5c),可看出竹炭电极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。而木质炭在1 mA/cm2的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时间都很短,其面积比电容仅为0.4 mF/cm2。
注:a)和b)为5种碳电极的GCD曲线;c)为竹炭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;d)为5种碳电极的阻抗图。图5不同碳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EIS图进一步探究碳材料的储能机理。
图5d)为5种碳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,表现出了不同材料的电容特性。电极过程受电荷传递与扩散过程双重调控,因此尼奎斯特曲线呈现为高频区半圆弧段与低频区倾斜直线段。其中,高频区半圆弧段直径作为关键参数,直接反映了电极材料的内阻大小,圆弧开始时对应的x轴的值为离子进入电极材料时的阻值,而直线的斜率表示的是离子的扩散速率。可看出在低频区,竹炭的尼奎斯特曲线较其他样品在实轴上的垂直度表现更为显著,这一特性表明竹炭具有优异的离子扩散能力。能够使电解液中的离子可以更快地到达电极/电解液界面,增加单位时间内存储或释放电荷的数量,提高本身的功率密度。
3结论
1)扫描电镜、BET吸附测试和X-射线衍射的测试结果表明,在木质炭、菊花炭、钢炭(碳化炉烧)、竹炭和钢炭(土窑烧)5种材料中竹炭具有层次丰富的微孔、介孔结构和生物质石墨化的无定形结构,为离子的传输提供了条件。2)在电流密度为10mA/cm2下,木质炭、菊花炭、钢炭(碳化炉烧)、竹炭和钢炭(土窑烧)的面积比电容分别为0.4、1133、240、2435和373mF/cm2,表明竹炭具有以面积比电容为代表的最佳电化学性能,在5种材料中最具发展潜力。竹材作为一种即将到来的替代储能材料,其生物可降解、环保、具高电子转移能力的合理结构,使其有望成为木竹基碳电极商业化的功能和实用材料。